为强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深化学生专业素养教育,2025年4月24日晚,教育科学学院特邀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资深心理学专家赵会春副研究员,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做了题为“心理咨询中的深度共情”的线上专题学术讲座。
讲座聚焦心理咨询的核心技术,围绕咨访关系构建与共情能力进阶展开系统性讲解。赵会春老师通过理论剖析并结合临床案例,生动阐释情感互动机制,拆解从浅度共情到深度共情的阶梯式训练路径,并通过情景模拟等实践环节,指导学生掌握共情技术的应用场景。他强调,深度共情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建立咨访信任、推动疗愈进程的关键纽带。
在讲座尾声的提问环节中,学生围绕共情过度消耗的应对策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情差异等话题踊跃提问,赵会春老师结合自身咨询经验和研究数据逐一解答,并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保持“以人为本”的共情初心。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
本次讲座是构建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行业顶尖专家的理论引导和经验分享,助力学生夯实技能基础、拓宽职业认知。参与学生表示,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尤其是案例讲解和互动环节,为专业技能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操作的成长路径。
专家简介:
赵会春,中央财经大学学术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面试考官,北京市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深耕心理咨询近二十年,独创“箱庭疗法个人轨迹分析法”,出版专著《心灵的回归之旅》获北京市教工委成果奖。擅长大学生心理适应、人际沟通等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培训百余场,以案例剖析与体验式教学见长,融合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助力心理成长与问题化解。(教育科学学院 许莹/文 宋舸/图 王洪成/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