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师高水平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6月25日下午,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山东高等教育》副主编孙百才教授应邀在龙子湖校区行政楼227会议室作了题为“中青年学者如何发表高水平实证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教育科学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5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杨波副校长主持。
孙百才教授基于作者和编辑的双重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写作与发表高水平实证研究学术论文。首先,通过科学史的回顾,明确了实证研究的内涵,澄清了实证研究的误区;其次,以经济学为例,分析了国内高影响力论文的四个显著特征:以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为主,研究主题集中,经济学研究范式特征明显,名刊、名校、名人效应显著;再者,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回顾、理论模型、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等十个方面重点分享了撰写高水平实证研究论文的经验,同时也介绍了学术期刊的取向、审稿与作者投稿的注意事项;最后,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并分享了做好学术的个人体会:接受专门和系统的学术研究训练、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主动靠拢研究方向和主流杂志、做实证研究、学习研究方法。
此次讲座为我院教师写作与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要努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推动我院的高质量发展。(科研处、教育科学学院 高瑞/文 杨康宁/图 崔潮、王洪成/审核)
孙百才教授简介:
孙百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兼任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山东高等教育》副主编。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等国际和国内研究项目30余项,在《教育研究》、《民族研究》、《统计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录。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