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4 日下午,于龙子湖校区知真楼 210 教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举办了本学期的第二次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兼职教师汇聚一堂,积极参与专题磨课与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由马利红老师主持,采用“说课讲解 + 重点章节示范”的形式,旨在明确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革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强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内容。
研讨会主要划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许莹对课程研讨的目的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引导作用。她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立足课程开展科研活动,以多种形式反哺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表达了对教学活动的大力支持。

其次,马利红老师就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与手段、课程考核方法以及学习通课程资源的使用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与说明,并解答了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此外,她强调了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如同“种子”般向阳生长,教师需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与“向光性”,强化学生的优势、潜力与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阻碍,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学元素,升华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正向发展,使教师对课程的总体内容与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最后,研讨会邀请了学院的优秀教师杨扬老师对第一章内容进行讲解与示范。杨扬老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针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等级划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运用心理健康等级的“正态分布”图,引导学生避免“非黑即白”和“两极化”的错误思维,强调心理发展的“动态性”“发展性”“可塑性”,使教师对心理健康有了更为科学、全面的认识。杨老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阐述明确,让教师们收获颇丰。参会教师立足课程,踊跃发言,就重要环节课堂讲授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会后,教师们还分别分享了相关教学资源。

此次教学研讨,是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实际情况与教师的思考钻研进行的更新与完善,也是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做出的调整,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后,将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推动课程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教育科学学院 马利红/图 文 王洪成审核)